S136模具钢主要以其耐腐蚀性、优异的抛光性能和高硬度而闻名,主要用于塑胶模具及需要高表面光洁度的模具中。然而,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,S136模具钢也面临一些挑战,如软化、硬度下降及热疲劳开裂等问题。针对这些挑战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1. 优化热处理工艺
正确淬火和回火:
S136钢需进行真空淬火,温度控制在1020°C-1050°C,随后回火处理。
回火温度:控制在250°C-300°C,以确保硬度在48-52HRC之间。
多次回火:通常进行2-3次回火,以提高钢材的稳定性和耐热性。
高温回火可有效减少残余应力,提高抗热疲劳性能,使模具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。
2. 表面处理
氮化处理:
氮化能显著提升模具表面硬度,形成一层高硬度耐热表层,有效减少热疲劳裂纹的产生。
氮化后表层硬度可达到>1000HV,在高温条件下也能保持优异的耐磨性。
PVD涂层(物理气相沉积):
可在表面沉积一层耐热的TiN、TiAlN等涂层,提高模具耐高温能力并减少热裂纹扩展。
3. 改进冷却系统设计
优化冷却水道布局:
设计合理的冷却水道,使模具内部保持较低温度,避免局部过热,有助于减缓热疲劳和软化现象。
使用冷却剂或高效热传导材料,在高温成型过程中快速散热,维持模具表面温度稳定。
4. 材料升级和复合使用
在模具设计时,可以选择局部强化,如在易受高温影响的区域,使用更耐高温的材料或镶嵌更高耐热合金,以增强整体抗高温能力。
5. 合理工作条件与保养
避免模具长期处于高温状态,合理安排生产周期,定期检查模具表面和冷却系统,及时清理沉积物,防止模具因过热导致失效。
通过以上措施,S136模具钢在高温环境下的表现可以显著改善,延长模具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。